相信有在關注幣圈新聞的,這兩天有一則從PTT爆紅的一篇文章,「交易的行為與思維分享」在網路上引起眾多網民關注與熱議。
因文章已被下架,有可能是分享的版主沒想到這篇會爆紅引發討論的聲量這麼高,通常高手都是傾向於低調而引發這麼高的關注,不在於本意。
剛好狼爸有關注到這新聞,即時文章備份內容,整理內容放上來讓大家知道,
文章內容始末
前兩天上午3/9,在PTT一名brucelinda的作者,在PTT上分享了一篇靠做多合約LUNA這個幣種。原PO作者表明自己對Luna這幣種並不熟悉也不了解,單純只做技術分析去獲取利差,跟著趨勢賺錢。
很多資深的交易者,都是不靠新聞消息面而靠這種方式嚴謹紀律,實盤操作做價格區間的套利。
本金10萬開倉做多合約
2/24在幣安以2000美金開倉【LUNA/USDT】做多合約

2/25做多合約【第二天】帳面獲利已增加到5萬美金。
並持續加倉買入做多。
2/26做多合約【第三天】帳面獲利已增加到14萬美金
並持續加倉買入做多。
2/28做多合約【第五天】帳面獲利已增加到22萬美金
並持續加倉買入做多。
3/01結算獲利已增加到36萬美金
交易策略與心法
1.仍然都是一貫的手法,原則以抓到大波段的起漲點後,透過未實現獲利持續加碼 ,將成本與強平價格墊上去,最終強平價格高於開倉,代表即使被強平仍然是賺錢的。
2.
3.不是每個人都能經歷獲利回吐處之泰然的階段,有跟單的、有看戲的。在作者未實現獲利從+550萬回吐到+250萬時,絕大部分的人都是受不了而趕緊出清。
但他認為原本的風控機制已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範圍(最差就是+100萬收場),為何還要隨之起舞?
4.為了達成心理目標(10萬變1000萬),所以在最後關頭用獲利再度加碼BTC。原因是如果是萬物齊漲,那我至少要抓到平均以上的漲幅, 所以就選中規中矩的BTC來做,屬於將上述第一點更進化。
原作者的交易建議
能不能賺錢靠的是心態,絕非技術。
1.做短做長哪個好?
不要看人短線做得厲害就想做短,看人長線賺大錢就決定要做長線,找出自己適合吃的餡,之後根據此策略再去進化,而不是一直在做反覆檢討系統的可行性報酬率,該檢討的是「自我適性的策略」。
一般普通人要達到財富累積的手段絕對是依靠趨勢的大波段來積累, 絕對不是靠著短進短出達成。即使有,那都是非常短暫且非常少數。
另外也可以去思考邏輯,如果您連操作一兩次的大波段都沒辦法吃到豐厚獲利, 又怎麼期待自己能夠在短線快速決策中持續做對方向,很多人很愛抓轉折,越抓越容易骨折、財富打對折。
2.看盤要看什麼?
許多人常掛在嘴邊說要專心看盤, 但其實,如果做的是趨勢。並不需要因為盤中的些微震盪走勢而緊張兮兮,要跟上的是海裡潮流,而不是表面波浪,所以話說回來,天天看盤有必要嗎?
交易就是決定下手後,是輸是大贏交給上天運氣去決定。能做的只有控制住虧損、控制住情緒,不要太主動介入原先的交易。這樣檢討起來才有意義,做交易到最後其實只是期望值的博弈而已。
如我這筆單最後的進出階段也不是技術分析了,而是我能忍受最差就只賺100萬,但我有機會拚1000萬時的取捨罷了。
再說了,你的金額可以大到影響趨勢嗎?如果不能,那你到底在看什麼盤讓自己緊張兮兮,反正都是在賭博,倒不如去賭場還能享受美食、美女、美好氛圍吧。
3.為什麼不做空?
長期追蹤IG的可以發現我很少做空,即使有也都是非常短暫猜空,且金額會縮得非常小。 做空是極度危險的,看看近期的瘋狂鎳與石油,縱然您天生神力賺了一輩子, 但是遇到系統性風險、流動性風險時,嘎空是無上限的。
做空可以把您的資產在一夕之間全部化為烏有,做多了不起就歸零損失100%。 試想想,既然普遍都說做多賺得多,做空賺得快,若要非選一個,還是選「賺得多」吧?
為什麼?因為空頭走勢不會一次到底。加空、追空遇到盤中嘎空被逼得吐出倉位與回補,整體效益其實非常的低。
4.為何選擇做波段卻常常遇停損?
做波段者目標是享受豐厚的獲利,但在此之前要認清一件事, 絕大部分的走勢都有七八成時間在盤整。也就是說並不可能有人或有標的可以一直做到大波段,有的話就是詐騙。
遇到盤整的撞牆期靠的是資金控管與避免心態崩壞, 首先要有良好的的資金控管才能避免心態崩壞。可透過縮小倉位、資金部位、槓桿、下單頻率等方式來達成目標,
在逆風的時候要先保護自己的城池,否則順風來臨時,你已無銀彈可以逆轉勝。
5.盤感如何培養?
「感覺是最沒根據的策略」
無論你是用基本面EPS、技術面K棒、籌碼面數據做為交易系統,至少這些都是客觀的存在事實,再經由交易系統消化後執行進出決策。做交易最忌諱用感覺做。
因原PO這篇文章不到一天就已下架刪文。
狼爸剛好有備份這篇神文,就整理內容分享給大家參考
狼爸心得
我覺得原PO這篇文章,除了留念這個紀錄外,更多是提供給閱讀者一個新的思維及操作作法。
當然這種方法也不適用於多數人,但還是你讓我們知道在極短時間內,靠著紀律與心態調整,交易多少還是運氣層面。
但即使是一般人若沒有透過長期的交易經驗,那怕再給一百次機會,也無法如同作者般短期內創造極大的財富。
免責聲明: 本文僅為加密森林作者經驗分享內容,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。所有交易皆存在風險,尤其是加密貨幣和相關合約商品屬於波動性高的產品, 請謹慎投資。